剖析中低端医疗器械市场

  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激发中低端医疗器械需求

    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和农村医保扩大将激发中低端医疗器械的投入和消费需求:基层医疗资源严重缺乏的现状有望在“十一五”期间得到解决与改善,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基层卫生机构设备配置的提升,将催化医疗器械低端市场的蓬勃发展,国家已经明确的资金安排达67.7亿元。此外,十一五规划的目标是新农合2007年覆盖率目标为80%,到2010实现全民医保。可以预见,当消费基础得到保障,对低端医疗器械的消费需求也将大幅度增长。

    个别细分领域龙头初现

    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公司数量很少,投资标的比较集中,万东医疗和新华医疗在各自的细分领域:中低端X线机和消毒灭菌设备市场中占据50%以上的市场份额,两家公司的产品定位也很契合医改的资金投向,且是国家规定的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卫生机构的必配产品。两支股票自2007年以来急速上涨,从持续经营角度的业绩估值,并不便宜。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器械产品一般由国家专项资金订单式购买,公司的业绩存在跳跃式增长的可能性,因而从长期来看仍具一定投资价值,可重点关注。

    “填补空白”和“升级换代”保证市场高成长

    从过去8年的经营数据来看,医疗器械行业收入和利润平均增速为28%和41%,远高于医药工业19%、21%的收入和利润增速。目前中国农村大部分医疗机构还缺乏最基本的医疗器械装备,需要建设的乡镇卫生院达70%以上,这一块市场有“填平补齐”的需求;国内医疗机构总体装备水平还很低,70%左右是上世纪70、80年代的产品,它们更新换代的过程又是一个需求释放的过程。“填补空白”和“升级换代”将共同会保证未来较长一段时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快速增长。

    国内企业在中低端市场具有明显优势

    国内医疗器械市场中,国外产品在大部分的高端品种市场处于垄断地位。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但在中低档品种上具有明显的成本价格优势。由于中低端医疗器械主要是依靠国家财政集中采购,产品的性价比十分重要,未来在中低端医疗设备市场,国产设备仍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医疗器械行业概况

    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的软件。医疗器械行业产品品种繁多,并涉及多个技术交叉领域,生产规模大小不一。大型、高端医疗器械产品一般是小批量、多品种经营,但技术含量高,更新换代快;小型、常规医疗器械产品通常是大批量生产,但技术含量低。

    市场趋势:中低端器械数量增长加速

    就医疗器械的绝对数量而言,国内三甲大医院的大型设备饱和趋势已经比较明显,主要市场空间来自现有产品的升级换代。基层医疗机构则还有许多空白市场有待开发。因此未来中低端医疗器械的数量增长速度将快于高端产品。

    然而,随着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扩容促进中低端医疗器械的采购,跨国医疗器械巨头们也不会轻易放弃这块诱人的“大蛋糕”:早在2004年6月,荷兰飞利浦公司就与我国东软集团合资成立了一家医疗设备研发与生产机构东:软飞利浦医疗设备系统有限公司。合资公司生产出的医疗器械,主要销往中国内地。未来跨国巨头们将不可避免地要加入中低端医疗器械的战局中来。但国内企业目前仍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国跨公司现在的目标是先把行业做大,通过创造出更多的需求,使中低端市场产品总的份额得到提升。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从2004年起步,2004年中央投资10亿元用于试点,2005年又投资30亿元以扩大试点工作,但之前的这些资金基本上用于房屋基建。在未来5年中,200亿元的农村卫生将投入主要用于支持中西部地区及东部贫困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中央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基层医疗机构的设备更新和添置,用于设备购置的资金安排达67.71亿元。

    行业经营情况:“填补空白”和“升级换代”保证高增长

    2005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已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世界第三大市场,虽然同发达国家相比虽然存在差距,但是中国医疗器械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从过去8年的经营数据来看,医疗器械行业收入和利润平均增速为28%和41%,远高于医药工业19%、21%的收入和利润增速。

    从盈利水平看,目前医疗器械行业和制药行业的总体水平都不高,目前都只有8~9%,但和医药工业利润率连续下降的趋势相比,医疗器械行业的利润率呈稳步上升态势。

    目前中国医疗机构的整体医疗装备水平还很低,特别是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甚至缺乏最基本的医疗器械装备,这一块市场有“填平补齐”的需求;现有的设备中有15%左右的医疗器械是20世纪70年代前后的产品,有60%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产品,它们更新换代的过程又是一个需求释放的过程。“填补空白”和“升级换代”将共同会保证未来较长一段时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快速增长。

 行业竞争情况:国外企业垄断高端市场,国内企业领先低端市场

    全球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基本由美国、德国公司的产品占据着统治地位,其次是日本,其他欧洲国家只是在一些专业项目上有一定优势。

    国内医疗器械市场中,国外产品在大部分的高端品种市场处于垄断地位,如数字影像诊断设备、核磁共振成像装置、高档放射治疗设备、生化监测仪器等。我国每年要花数亿美元的外汇从国外进口大量医疗设备,这些高端医疗设备主要集中在GE、西门子、飞利浦和柯达几大巨头。以放射诊疗设备为例,美国GE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荷兰飞利浦公司,分别在CT、核磁共振成像装置、血管造影设备产品市场份额中占据第一。2006年1~11月医疗器械收入与利润排名前15中,国内企业仅占约1/3。

    目前国内医疗器械企业有近万家,其中80%是中小型企业,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但是操作灵活,在成本价格上具有明显优势,因而在中低档品种,包括常规的医院设备,比如消毒灭菌设备、透析设备,以及中低端放射治疗设备,国产设备具有较好的性价比。由于中低端医疗器械产品主要还是依靠国家财政集中采购后配备给相应的医疗卫生机构,产品的性价比十分重要,未来在中低端机电一体化医疗设备方面,国产设备仍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激发中低端医疗器械需求

    基层医疗资源严重缺乏的现状有望在“十一五”期间得到解决与改善。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尤其是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设备配置的提升,将催化医疗器械低端市场的蓬勃发展。

    现状——基层卫生资源严重短缺

    农村卫生资源严重短缺。从整体上看,我国农村卫生落后面貌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中西部大部分农村卫生机构房屋破旧,乡(镇)卫生院危房率为33.6%,加上短缺面积和需要改造的业务用房,需要建设的乡(镇)卫生院达70%。6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缺乏基本医疗设备。占全国人口总数71%的农村人口,仅拥有全国卫生资源的20%。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对基层医疗投入不足,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大医院。

    方向——卫生资源下沉激发基础医疗器械投入农村三级医疗体系建设

    农村三级医疗体系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中心,村卫生室为基础。十一五规划要求以乡镇卫生院建设为中心,在每个乡镇建设好1所公立卫生院,每个村建设好1所卫生室。